记者近日从中国红十字会北京无偿献血室了解到,从今年6月该室建成到现在所接待的数百名无偿献血者中,血液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与传统献血者淘汰率达三分之一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献血室主管业务的杨大夫高兴地说:这些好心人除了思想境界高尚外,身体素质还相当不错。
11月5日上午9点,记者在献血室见到了这天的第一位献血者,秦小姐是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职员,从上大学时献血,到今年已是第5次了。她说这5次献血对自己身体没有造成任何不适,用自己健康的血液去帮助他人是应该的,在她看来,这只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前后仅20分钟,秦小姐献出200ml血液,拿着大夫赠给她的一枚小小的血型纪念徽章,匆匆赶回公司上班去了。随后走进献血室的是一位姓孙的女孩,北京实用美术学院的学生,她觉得过了18岁就应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献血于身体无害,对社会有益,所以就成为她的选择。她去年在义务献血中已献出400ml血液,今年仍要这么做。
据杨大夫介绍,前来献血的人群中,以大学生、军人、干部和外地来京工作的人员为主,大部分人文化程度较高。许多人宁愿放弃在单位献血所获得的优厚补偿,也要自己到这里通过一杯果汁、一枚徽章和一种家庭般的温馨来感受无偿献血所带来的心灵的净化和爱心的升华。但在采访中记者也感觉到,许多无偿献血者都不希望外界知道他们的行为,担心不被理解,姓孙的女大学生认为家长担心献血有损健康的旧观念是形成这种阻力的原因之一。
对此,专家明确表示,现代科学的人体生理解剖理论和近一个世纪的无数次献血实践已经证明,适量献血的确有益于健康,无偿献血室以国际先进水平的设施设备和操作规范能够确保献血者的健康、舒适和安全。这一点,就连来此考察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红十字会血液代表团的专家们都认为这里“要比他们的条件好”。另外,市血液中心还要按照国际标准、使用进口试剂对献血者血样进行肝功能、血色素、梅毒、艾滋病毒等多项检验,一旦发现异常,会及时通知本人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这也是为保证献血者身体健康而给予的回报措施之一。